端起“雪饭碗”,崇礼“冰雪奇缘”释放新活力
春节期间,崇礼富龙滑雪场,热闹、喜庆。皑皑白雪之中,洋溢着异域风情的建筑群,仿佛是一个梦幻般的童话王国,神秘而迷人。湛蓝的天空下,雪场上随处可见的是疾驰而下的滑雪爱好者,他们带来的欢声笑语让寒冷的空气都似乎变得“温暖”起来……2022北京冬奥会以来,乘着“超过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东风,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势头正盛。作为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张家口市崇礼区在冰天雪地中绽放激情,通过冰雪运动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正在释放发展新活力。
滑雪过年成为新时尚
“我们是第一次来崇礼滑雪,以前都是去东北或者国外,今年听好多朋友说崇礼滑雪性价比相当高,所以我们大年初一一过,就来到了这里,确实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又美好。”上海游客王哲和谢春娇是一对情侣,在他们看来,崇礼富龙滑雪场洋气、动感,既有烤羊排、手抓羊肉等当地特色美食,也有全球连锁的快餐、咖啡等,透着一股时尚范儿。
到了晚上,雪场内的网红打卡点滑雪邮局人气不减,印着“雪如意”图案的明信片、雪花形状的胸针、滑雪场主题的信封等各类文创产品很受游客欢迎。“开板以来,富龙滑雪场客流近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其中京津游客占比达65%。”富龙控股集团品牌营销中心总监刘文介绍,春节期间,富龙滑雪场举办了新春音乐会、版画艺术展等文化娱乐活动,年味儿市集也热闹非凡。
雪场建设规模全国领先
在崇礼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冬奥村等冬奥场馆以及各大雪场内,游客络绎不绝,过了一个别样的“冰雪年”。2024年以来,雪如意滑雪场建成运营,训练跳台、攀岩馆、顶峰餐厅等场馆功能拓展项目圆满完成,举办会展研学等活动500余项次……张家口市围绕提升冬奥场馆后续利用,持续放大冬奥效应,加大高水平赛事供给,加速体文旅融合发展,汇聚起后奥运经济发展新动能,冬奥场馆从“一季热”走向“四季火”。
目前,张家口已建成13家大型滑雪场,拥有194条高、中、初级雪道,其中20条雪道通过国际雪联标准赛道认证,雪场建设规模全国领先,成为国内最大的滑雪运动集聚区之一。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快速普及,2024年崇礼举办冰雪赛事和活动126项。目前,张家口各县区都建有娱雪场和滑冰场,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参加冰雪运动,累计参与冰雪运动突破700万人次。
冰雪经济成为富民产业
雪道之外,冰雪资源撬动了小城崇礼命运的齿轮。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4个当地人中就有1人端起了冰雪、旅游的“饭碗”,崇礼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的人员约有3万人,越来越火爆的冰雪旅游让小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崇礼太子城高铁站外,近十家雪具店比邻而立。崇礼本地人戴艳龙在自家店铺里向顾客介绍个性化设计的雪具。戴艳龙此前在万龙滑雪场担任滑雪教练,辞职后就在县城开办了3家雪具店。高铁站门口的第4家店铺主要服务太舞、云顶和雪如意滑雪场。他说:“顾客下高铁就能选到合适的雪服、雪裤、雪镜等装备,离开时也方便归还。”春节期间,店里更是天天爆满,客流量相较平常增长20%以上,4个店铺每天订单接近500个。
进入旺季,滑雪教练丰伟尤其忙碌,他开办的滑雪冬令营吸引了北京、天津很多小学员加入。通过8天到10天的训练,学员们的滑雪技术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丰伟曾担任冬奥会的技术官员,冬令营期间,他还会向学员讲述比赛相关的规则和技术,“我想把冬奥荣光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青少年爱上滑雪。”
据了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张家口市制定印发了《2024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工作方案》,实施张家口堡文化保护旅游发展、崇礼雪如意滑雪场等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重点项目101个。开通全国首条跨省低空冰雪文旅专线,连续两年上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建立京西旅游大联盟,与北京联合发布体文旅线路26条,共同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等系列活动172场次。
2024年1月至11月,张家口旅游接待9019.93万人次,同比增长9.54%,旅游总花费980.49亿元,同比增长16.68%。张家口坚持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持续加大冬奥场馆利用,打造高端赛事品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扩大旅游产品供给,促进体文旅深度融合,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成为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