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乡村旅游产业更多元化 “农家乐”还能这样玩

2025-02-17 12:33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乡村旅游人气火爆,热辣滚烫,为全球城市化浪潮下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书写着中国答案。

在欧洲,超前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他们最先面对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并已发展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业。来看看法国、英国的“农家乐”怎么玩。

法国

农场分类“麦穗”评级

从法国“葡萄酒都”波尔多市向东约40公里,坐落着一个名叫圣埃美隆的小镇。大片葡萄园覆盖的丘陵地貌、中世纪风格的建筑样式……它被认为是法国最美丽的小镇之一,这里还有著名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种植园区,每年吸引约100万人次的游客。

漫步小镇,瓦片屋顶和石砌小巷保留着从历史走来的成色。“千百年来,小镇居民已习惯于这种原生态环境。”圣埃美隆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这座小镇连同周边23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21个小镇一起被称作“大圣埃美隆”,生活着约1.5万居民,其中约1/6从事葡萄酒相关产业,还有约1/6从事旅游相关产业。

22个村镇相互协作,提供各具特色的游览线路和服务,合力打造当地旅游名片。这里有特色的住处如城堡酒店和民宿,往往分布在距离圣埃美隆不远的村子。为了让游客探索更大范围的景观,旅游局专门设计了多条一日骑行或步行线路,从圣埃美隆村出发,一路经过不同村庄的葡萄园、酒庄,游客可以学习鉴赏葡萄酒、品尝特色美食。得益于这种协同发展,圣埃美隆的旅游资源没有被过度开发,游客体验感较好。

圣埃美隆的发展,得益于其先天良好的自然条件,也离不开更大的“土壤”。法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从2005年起就是全球第一旅游入境国,其旅游业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完善。

法国南方议员欧贝尔1955年在全球首次提出“乡村旅游”概念,如今法国乡村旅游每年游客达3700万人次,收入近237亿欧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缓解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法国政府通过从零散农户那里集中土地的方式,即实行“领土政策”,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经营以振兴农村经济。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法国成功振兴了经济,同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2年法国政府颁布《马尔罗法》,要求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区域,并在1974年的《质量宪章》中规定了乡居规模、硬件消费市场设施、服务和经营方式的标准,之后相继颁布了对分散的农民经营的乡居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在法律的指导与政府的支持下,法国的乡村旅游得以逐步稳健发展。

法国乡村旅游是典型的“政府+协会+农户”模式。

在政府引导下,法国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发挥协调作用,成为连接官方和民间的纽带。例如,全国农民联合会工会和国际旅游推广协会等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管理条例和行业规范,同时监督主体,协助政府政策的顺利推行,保证农业行政事务的有效管理,同时也要对经营乡村旅游产业的农户提供咨询服务营销、援助和指导等,避免同质化,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下,法国乡村旅游基本设施有科学统一的规划。除基本的乡村酒店外,小镇还拥有购物中心等各种设施,足够满足吃住行娱购游六大需求。为了更好地塑造品牌,法国政府发起“最美乡村”评选,并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至少拥有两个历史地标且人口不多于2000人。截至目前,法国共有157个“最美乡村”。

尽管法国的乡村旅游住宿包括古堡、别墅、露营、现代旅馆等许多不同类型的住宿方式,但在政府标准化政策的规划下,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很重视对于乡村周边自然景观的保护。法国农家乐联合会把周边环境列入考察范围,作为评判标准之一,定期派专人检查,并制定“5个麦穗”级别标准。

麦穗越多,等级越高。这一评选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根据规定,家庭旅馆在建设后达到“3麦穗”标准,且每年经营6个月,连续10年后可以得到政府发放的家庭旅馆修缮补助津贴。为了保证已获得认证的乡居别墅的质量,避免经营者存在侥幸心理、降低服务标准,相关机构每年还会淘汰部分不符合标准的成员。

根据法国农会的划分,法国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共有9种,分别为农产品农场、农场客栈、点心农场、骑马农场、狩猎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这一分类的依据是各区域不同的发展情况、不同的自然物产条件等,不同种类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有严格的区隔——如不得贩卖其他地方的农产品,否则取消官方授权开发乡村旅游资格。

此外,法国很多协会都是民间组织。这些民间协会组织者都由有丰富经历的人来担任,如法国友人之屋协会是由退休工人成立的,此协会明确规定旅游住宿地的主人必须是住户,为保证接待质量,房间不允许超过5间,每次最多接待15人。

这些民间协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方协会的不足,逐渐形成了乡村旅游的行业自律。

法国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简单高效,主要是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发展起来的。经营形式包括个人农场、有限责任农场、商业集团等,其中个人农场还是占绝大多数。据统计,法国家庭农场大约有66万个。

普罗旺斯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验性、多元性、原真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普罗旺斯位于地中海沿岸,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里充足的阳光又尤为适合薰衣草的生长。通过地区特色植物薰衣草,打造特色产品,接着延长产业链,带动后续一系列产品的推广营销,如游览观光花田、拍摄婚纱照、薰衣草精油体验等。

此外,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娱乐设施还包括了皮划艇、游船、浮潜、漂流等水上项目,骑行、徒步等陆地运动以及热气球、滑翔机、降落伞等高空极限运动的体育活动,为普罗旺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英国

特色旅馆“最绿黄瓜”

和法国一样,英国也是世界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之一。全英近一半的农场直接开展农业旅游。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高度发展的城市化为农业旅游提供了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二是英国国民对乡村文化的独特追求。许多英国国民认为,乡村田园文化彰显了英国的本质和灵魂。三是农村的衰退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农民多元化经营农业。近年来,英国面临农村衰退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农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实行农旅融合,吸引外地游客到农场观光,以保证额外收入和长期财务安全。

英国妥善保留的城堡式建筑和传统的民居、古镇、神殿遗迹、神像、许愿池及各种礼器文物等,是其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依仗,由此发展起来的乡村休闲旅游就带上了深沉的复古风格。

值得关注的是,英国乡村旅游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主体90%以上是本地区居民,普遍坚持小型化经营及私营化的管理方式。每个农庄雇佣的员工一般少于10名,年接待游客人数普遍少于5万,年收入一般为20万—30万英镑。

英国休闲农业始终以体现本土特色和风情为重点,目标游客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区2—3小时车程之内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不强。外地游客和外国人近年来虽然逐渐增多,但仍不是主流,其中,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外地游客约占70%。

英国不少农场主将农业生产活动展现给游客,游客前往英国进行乡村休闲旅游时,可以参与动物家禽喂养、果实采摘、秋季收割、捕鱼生产等活动,体验英国乡村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近年来,城市居民到乡村租种耕地逐渐兴起,排队等地租的城市人群越来越多。

此外,各个乡村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因地制宜,举办各种乡村集市或游艺会等休闲活动。很多乡村集市举办各类特色评选活动,如“最圆的番茄”“最绿的黄瓜”和“大小尺寸最均衡的青椒”等,也有适合小孩玩乐的游乐设施。

北部乡村的娱乐休闲活动,往往和山地运动结合,如举办爬山坡比赛等。

在住宿保障方面,独特的英国B&B小旅馆随处可见。“B&B”是“Bed(床位)&Breakfast(早餐)”的缩写。B&B小旅馆通常是当地人在自己家里开办的家庭旅馆,屋主自主经营,便捷且收费相对低廉。

不久前,旅游信息线上平台根据游客的评价排出的世界家庭旅馆排行榜,英国的家庭旅馆包揽前3名。

英国的政府机构从发展战略层面出发,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政策扶持,制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制定相应的评价、监督、检查和评估标准,以促进英国生态农业的开发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英国乡村田园景区管理法规中明确要求,田园景区必须建立卫生流动厕所和干净的饮用水设施。在田园景区的建立和经营中必须严格考核每个农户,保证田园景区的良性发展。

同时,行业协会在英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英国地区旅游委员会及当地的培训与企业委员会给予农场主建议,并指导他们如何发展和管理旅游业。

其中,以保护英国乡村的自然风景、遏制城市的无限制扩张为初衷成立的英国乡村保护协会(The Campaign to Protect Rural England,CPRE),已从一个游说议员的组织变成了拥有数十万支持者的大众组织,积极参与地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并开发了乡村中的绿色通道,以减少汽车流量、凝聚个体农户共同建设农村社区等,不断地为乡村环境保护做出努力。(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