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湖南浦市镇:“三力”驱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

2025-03-07 15:0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产业驱动、生态赋能为抓手,统筹沅江沿岸7个村抱团发展,探索出“三力”驱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的浦市模式。2024年以来,片区累计实施项目40个,总投资1577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崭新画卷。


沅水孕育美丽浦市镇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片区建设“向心力”

“四位书记”带头攻坚,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构建党委书记亲自抓、专职副书记分管抓、村支部书记具体抓、驻村第一书记协同抓的“四位书记”推进机制。选派7名班子成员和12名骨干下沉一线与村“两委”实行责任、工作、绩效“三捆绑”机制,凝聚强大合力。2024年5月21日承办全县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县9个村有7个重点村在浦市镇,“小片区”带动民族地区乡村“大振兴”典型经验被国家媒体刊载。

人才“归巢”雁阵领航,通过乡贤会、院坝会等,吸引和培育了网红型糖糖、夏天,电商型李蓉、李芳,技术型杨刚许、向丽华,经营型周明霞、留学青年陈恳等一批等一批自带流量、家乡情怀浓厚的返乡创业先锋。浦市镇新阶联成为全州首个乡镇新阶联,吸引100余名新阶人士投身片区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党建“示范”引领带动,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引领作用,7个村党支部全部创建成示范党支部,打造了沅水流域党建示范长廊。马王溪村、五果溜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岩门溪村荣获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浦溪村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片区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浦市镇新阶联成为湘西州首个乡镇新阶联。

聚焦项目产业 激活片区发展“驱动力”

项目“驱动”精准发力,聚焦项目效益最大化,集中力量办大事,2024年总投资1577万元,实施项目40个,推进片区内黄家桥村大棚蔬菜种植、马王溪村高粱种植、五果溜农旅融合产业基地、岩门溪村供水工程和麻溪口村产业道建设等项目落地,带动了群众增收,推动了片区的整体发展。

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推行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1+3”产业运行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家庭农场122家。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5期,培训2000余人次,打造了五果溜荸荠、岩头山太秋甜柿、都岐酥脆枣、岩门溪脐橙等地域性农特产品,五果溜荸荠和岩门溪脐橙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推进建设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积极打造全州优质粮烟生产示范基地,力创全县首个烟叶万担乡镇。

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坚持书记项目书记抓,大力推进“六型”村集体经济模式,涌现了三产融合型马王溪村、产业集约型麻溪口村、水产特色型五果溜村等各具特色的领头村。2024年,片区7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经济保障。


全州烟叶生产现场会在新堡村举行。

打造宜居生态 提升片区乡村“吸引力”

环境“美颜”生态宜居,乡按照“两点两线一镇区”规划,投入500余万元,发动干群10万余人次,实施片区公路改造,污水净化、卫生厕所建设等。组建28支护林队联防联控,37名镇村河长巡河巡湖,守护好绿水青山,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城区治理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片区7个村均创建为省州县美丽乡村,建成沅水流域美丽乡村亮点片区。

文化“润心”贴近民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闹元宵、村厨大晒等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五果溜村成功举办首届荸荠文化旅游节,聚人气变财气,荸荠销售供不应求。马王溪村被列为全省首批国家级和美村寨,《和美马王溪》成为湖南首支、全国第56支村民共创型村歌,更唱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动人乐章。

治理“创新”提升效能,全镇121名片长、196名组长、963名邻长构建了“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基层“三长制”治理微网格,2000余名党员干部冲在抗洪减灾一线,得到省委组织部实地调研肯定。聚焦“一老一小”关爱守护,广泛开展“敲门见人行动”和“护学岗行动”,浦溪村的关爱之家经验做法被省民政厅列为全省10个基层治理典型课题。构建风险评估预警、信息收集研判、应急处突安置的闭环机制,浦市民间划龙舟活动零事故,暑期溺亡连续5年零发生。探索出浦溪“五治融合”、都歧“三会两制一奖”、五果溜“三联三实”等治理模式,镇级“一站三中心”平台建设一体化、实战化工作经验得到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和充分肯定。


宜居宜业宜游七彩马王溪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乡村振兴战鼓激昂,推进实现全面振兴,浦市镇将保持“黄沙百战”的斗志,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继续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拼搏奋斗,争取更高突破,以一域之光为高质量发展全局添彩。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昊明 曹锋)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