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体旅融合创产业新路 文物IP赋新能
登山,是勇者的挑战。记者 陆广涛 摄
青海省博物馆周边的文创店,商家展示文创产品。记者 陈晨 摄
互助县油嘴湾景区游人如织。记者 陈晨 摄
在博物馆沉浸式感受历史底蕴,于土族故土园观赏特色民俗展演,市民及游客可通过云闪付、携程、美团等平台领取文旅消费券,凭券享受文创产品、非遗手作、高原美食等消费满减优惠。各地还创新推出农业生态观光、高原徒步赛事、藏药浴康养等“农体文旅商养”融合业态,全方位展现多元文化魅力……
在高原最美时节,青海正从生态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加速升级,生动彰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现出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舌尖经济燃热浪
城乡互动促消费
5月19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原生态景区内热闹非凡。香气四溢的麻辣烫引得游客排起长队,点燃了当日美食节的“热辣”;围着“大地之锅”,村民正翘首等待着热乎出炉的烤土豆、烤土猪肉,热腾腾的香气刺激着味蕾;本地土特产洋芋粉条、焜锅馍馍、葱花土鸡,更是受到游客热捧。
这里不设门扉,不立藩篱,烟火香气化作绵长的绳索,牵引着食客的衣角款款而来。互助县威远镇以美食为媒,将“烟火气”“文艺范”“乡土味”巧妙融合在一起,打造了惠民消费场景。活动期间,更有非遗香包展示和民俗文化演出,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
广大农村居民不再仅仅是乡村旅游的接待者,也是旅游的消费者。这种“家门口”的旅游活动,以其亲民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无数村民和游客打卡体验。
“大家一起吃洋芋、吃酿皮,一起载歌载舞,这样的活动太热闹了。”
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增长空间之一,旅游消费也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梯度扩散。
发放文旅“大礼包”,吸引更多人踏上旅途,已成为近年来各地促进旅游发展的“必选动作”。海东市在活动期间,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同步启动各县区各大旅游景区、景点各项优惠活动。非遗展演与七大场景惠民套餐相映成趣,将颇具民族特色的各类项目打包呈现,从门票折扣到特色体验活动,从民俗表演到文化研学项目,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此外,海东市连续推出“周末放松·去趟海东”十条措施提升海东文旅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将海东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周末放松”首选打卡地,营造浓厚氛围,让海东魅力高频曝光。
雪山经济链产业
体旅融合创新路
“我就想去打卡网红同款路线,但是落地青海后,这里好玩好吃的地方太多了,时间根本不够。”来自深圳的游客黄颖说。
“五一”假期,“人生第一座雪山”岗什卡雪峰火爆出圈,吸引了众多外省游客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发起进攻。
冰雪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这表明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增加游客体验,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构建“雪山体验”服务体系,开发“骑马登峰”特色项目,推出雪线咖啡等特色商品。
“与实物消费不同,旅游消费具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文化、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放大相关消费的带动效应。”门源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门源城投公司总经理蒲君春说。
依托特色的登山滑雪和旅游观光,门源县积极发展拉马经济,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行李托运等服务保障;发展摊位经济,售卖门源的特色农牧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发展向导经济,在徒步和高山向导方面持续扩大和提升专业水平,让游客可以尽情体验滑雪、徒步等冰雪运动;积极开展登山、滑雪赛事,让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进一步深入祁连山下,参与到非遗展演中,感受独特的地域风情。
冰雪旅游的“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海北州立足高原冰雪资源,创新推出“冰雪+”发展模式,同步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让传统冬闲季变身旅游黄金期。进一步深挖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文物IP赋新能
文创消费续文脉
“我是在网上刷到青海省博物馆这个文创冰箱贴的,觉得很有地方特色,想带回去给朋友当伴手礼。”为了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来自浙江的游客朱念然将青海之旅的最后一站定在了青海省博物馆。
文创风潮持续出圈的背后,是博物馆热的兴起。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自开展以来参观人数屡创历史新高,2024年共接待各界游客81.4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12万人次。
“青海省博物馆作为我青海旅游的最后一站真是不虚此行。”朱念然说,当天恰好遇上《让历史走出博物馆——文成公主进藏》沉浸式演绎活动,和馆内正在展出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中有关唐蕃古道和文成公主进藏的内容相关,舞蹈表演活动生动再现历史盛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好地满足游客深度旅游体验需求。
通过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流量”直接转化为文创“销量”。此前,社火展演火爆出圈,千户营高台、塔尔寺正月十五灯会和英歌舞、“南狮”及创新节目交流演出“圈粉”无数,更是通过“非遗年货购物月”带火河湟香包、排灯摆件、藏药香皂等“非遗好物”。
旅游“热”,消费“兴”。青海持续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旅品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全方位展现青海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助推“农体文旅商养”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接连涌现的新业态、不断“上新”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的消费场景,青海,正在全面激活全时段文旅消费,更好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