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湖南建成水质AI自动检测系统 黑灯实验室运行

2025-08-27 17: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22日零时,湖南省常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常德中心)16楼的一间实验室内,科技正悄然发挥力量。

没有来回穿梭的人影,只有机械臂轻舒长臂;没有昼夜轮班的辛劳,只有算法在毫秒间完成千万次运算。这一刻,标志着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牵头建设的水质AI自动检测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一座“永不熄灭”的智慧监测实验室正全天候守护洞庭湖水域生态安全。

作为“洞庭湖总磷污染测管一体能力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该系统的建成是湖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系统以“机器人作业+AI智能管理”为核心,融合了自动化检测、全链条质控与智能调度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从水样接收、检测分析到数据输出的全过程无人化智能操作,推动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向“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检测新标杆

传统水质检测往往需要依赖大量人工操作,流程繁琐、周期较长。如今,在智慧监测实验室里,只需一键指令,机械臂即可自主完成“拿瓶—扫码—开盖—取样”全流程,24小时即可出具水质“体检报告”,检测效率与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采样瓶自动上线,到检测数据精准输出,每一步都闪耀着科技之光。这不仅是一场实验室的蜕变,更是水质监测领域的一次跨越——接收、分析、数据输出,全流程智能化,真正实现“关灯也能高效运行”。24小时“智慧检测”不停机,人歇机不停,省中心已悄然为未来监测场景布好先手棋。

一屏统览,提升多维度检测能力

这套AI系统不仅能够一次性集成总磷、总氮、氨氮等26项核心指标的同时预留快速扩项接口,还实现了对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乃至多种污废水的“一机通检”。每日可自动处理约400个样品,实现“瓶瓶有码、步步留痕”;内置质控体系覆盖“人、机、料、法、环、测”全要素,贯穿“采—运—测—管”全过程,异常秒级报警,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干扰。

从环境区域周期性水质监察管理、水质水情预警,到污染物精准溯源排查,应用场景无缝贯通,科学布局尽显前瞻。

区位联动,构建区域监测一体化网络

常德市地处洞庭湖监测核心区,也是湘西、怀化、张家界等五市水样交接的枢纽。过去,样品运输距离远、耗时长,极大地影响了监测响应效率。

这套水质AI自动检测系统的建成不仅能显著缩短洞庭湖湖区样品的配送与检测时间,同时还能凭借其区位优势同步承担起湘西、湘北地区的跨区域检测任务,全面提高了区域水质监测的响应效率,构建起一张覆盖范围广泛、反应快速的区域监测一体化网络,为区域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控提供坚实支撑。

示范引领,助力美丽中国湖南实践

该水质AI自动检测系统是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一体化+数智化”战略的重要成果。该系统的成功运行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自动化检测与数据分析能力,有效推动了湖南省现代化监测体系的构建,形成高质量的数据产出与高效能的管理机制,不仅为洞庭湖生态治理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更为全省乃至全国智慧监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经验。

展望未来,湖南将继续深化“智慧监测”战略,不断拓展AI技术与生态环境监测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科技守护绿水青山,持续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和美丽湖南建设注入科技动力,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来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郭倩 曹小红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