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高舜礼:做好康养需破除哪些现实制约(图)

2025-10-10 09: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康养,简而言之,就是健康养生、身心康宁。

近些年,各行各业已普遍看到,康养在我国正加速升温乃至火了。

研究者和实业界看好康养发展前景,在背景上有着坚实基础的支撑:国民人均GDP逐年提升,对生命长度和生活品质有了更高期许;老龄化已经到来,60岁以上人群超过3亿,银发族对“夕阳红”之美好满怀憧憬;随着国家的现代化和医学的不断进步,健康人生和幸福生活也越来越有保障。

从诸多社会现象和信息资讯看,康养市场虽发展前景和势头很好,但现实性的制约和阻碍也很明显。每参加一次养老博览会、康养旅居论坛,或是参观一处康养小镇、养老基地,就会看出一些端倪或纰漏,亟需相关部门加以认清和突破。

○认识上还较模糊。啥是康养产业,重点人群是谁,该怎么开发与培育,还存在不少模糊或混沌。学术概念不同,可以加以探讨;学理认识与发展实践相脱节,也可急起直追;但有些认识是不应该模糊的,如把康养视同于养老,就颇为不妥,若待到老龄再去康养,肯定就要事倍功半;各年龄段都需要科学生活、健康养生,青少年的脊椎、视力和精神疾患问题,已到了亟需加强重视的阶段。再如,有人身体已患疾病,选择去长寿之乡康养,先不说服不服“水土”和环境,单就其前半生肥吃二喝、生活无度,年逾花甲才赶去“加塞儿”康养,即使一切都尽心尽力,就最终累积的修行功力看,临终也不过“半瓶子醋”,怎么还奢望去疾愈病、长命百岁?试想,那些真正的长寿之星,是在与生俱来的生态环境下,以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修炼”,是属于带了“童子功”的,这两类人群怎么可能同日而语?

○做法上各有偏重。由于各部门职有定责,依法履职乃天经地义,但各唱一调、各守一摊,结果便是各说各的、各做各的,肯定不利于做大做强康养产业。因此,亟需各地决策者加强统筹协调,把包括民政、老龄、卫健、中医药、旅游等部门和企业调动起来,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免偏向某个侧面或角落。各地所期望做大做强的康养产业,理应是广泛覆盖和开放性的,仅限于当地人、老年人、售卖保健品、房地产售卖,是与康养大目标所不相容的。2024年底,云南省出台发展旅居康养的系列举措,把旅居康养加以分别门类,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相关部门和行业,这样的探索是积极和富有针对性的。

○展示上笼统而杂乱。宽泛是康养领域的基本特征,但过于笼统、杂乱无章、七零八碎未必是其本来面目,只能说明康养发展尚处于粗放和野蛮阶段。只要参观一场有关康养的博览会,就会发现这类的有关情形,只有粗略的归类板块,而难以看出略加统筹的展示脉络;所展物品无所不包,与百货商品博览会相差不多;诸多摊位偏重招徕体验,坐下就可号脉、按摩、足浴、艾灸、刮痧;忙于售卖各类保健品、营养品、土特产、非遗文创的,也大有其摊位;还有养老院、康养机构、助老器械、康养房产的市场营销。更有甚者,有的拉来老年管弦乐团,使本已人声嘈杂的展会现场,更加噪声鼎沸、听觉难耐。

○开发上产品初级化。作为富有康养传统、又地大物博之国,我们拥有丰富无比的康养资源。从优良生态、宜人气候,到地理物产、中医中药,无不显示出康养资源的博大与海量。如有的地方因气候优异,被大众选为候鸟生活的目的地;有的狠打负氧离子、强地磁、小分子水,号称生态环境极为优越;有的以长寿之乡、百岁老人为招牌,把当地农产品开发为保健食品,至于真正的适用人群是谁、效用到底有多大,连市场促销者都心中没底。我浏览过某旅游大省编辑的康养旅游小册子,从头到尾都是康养资源或初级化产品。到底什么气候、食物、饮品对康养富有效果,需要医学或科研机构给予专业认定,需要亲身体验者的大量案例相佐证,而大多数地方处于空白状态,很多被宣称有益康养的物品,有待科学验证和权威认定。因此,市场呼唤对症对状、用之有效的康养产品。

○目的上变现意识强烈。无论是投资开发者,还是企业经营者,普遍期望康养资源、设施、产品能够加速变现,但又不知如何下手。主要表现是把自有“货源”径直推向康养市场,强硬拉扯、攀附关联对康养的益处,期望迎来蜂拥的康养消费者。以某些所谓康养地产为例,大都宣称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挂靠医院、专业服务、价格实惠,其实只是在社会旅馆、招待所之类的基础上,再配以活动室、图书室、运动室、医务室、食堂而已,真正专业的康养内涵和服务并不多。至于医护器材、药品、保健品、土特产的售卖,更是赤裸裸地推向消费者,近些年媒体频频曝光的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就是诸多这类现象之一种;就连旅行社也把专为老年人订制的旅游线路,拿到康养旅游博览会上,它们到底与康养有多少关联度,也在拷问和考验研究者的认识水平。

那么,较理想状态应如何推进康养发展,或怎么去做方对大众康养更为有益?

一是做好研究和谋划。现在康养研究普遍欠缺,亟需了解和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廓清全国乃至省市康养发展的大思路、大目标、大原则,避免显而易见的偏颇,防止人云亦云的误导,让康养发展少走弯路、少缴学费。待研究和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后,再做康养发展的专业规划或行动计划。

二是加强统筹和协作。适宜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加强领导和统筹,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做好指导、统筹和保障;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围绕总目标,做好协作和协调,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努力开辟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培育富竞争力产品。适于发展康养产业的地方,要根据当地优势和市场需求,狠抓硬核式康养产品的培育与开发,包括有基本吸引力的康养产品,可纾解困扰患者的老年病、慢性病、抑郁病等康养产品,有普遍需求的康养公共服务的提升等,逐步取代那些只是“有利于”康养、但无从验证疗效的各种初级化的康养食品或保健品。

未来康养产业和康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应是通过医养结合、康旅融合,首先治愈或缓解困扰日常健康的各种病症。这是康养追求者的首要诉求,也是已有病患者的迫切期望。道理很简单,每一位期望长命百岁的康养者,都不希望某些疾病相伴终生,哪怕只是手癣、足疾、湿疹、皮炎等肌肤之患;否则,对个体康养是极其不利的,所谓讳疾忌医、养痈成患等成语典故,说的都是小病不治而贻误成患。

对于广大康养受众来说,目前占比最大的人群应是找寻气候宜人(避暑与避寒)的旅居者,继之则是期望能够治疗老年病、慢性病、亚健康等的人群,而非仅是购买和消费所谓康养保健品的人群。如果哪一地方、哪一企业率先树立这种康养理念,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康旅融合,帮助受众消除当下身体疾患,便可水到渠成地跨入健康养生、养老长寿阶段。由此所赢得的康养市场竞争力,将是最核心、最碾压、最无敌的,相信越来越多的康养企业终会认识到这一道理。

(来源:中国网 作者:高舜礼)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