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北京建成通达五洲、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航线体系

2025-10-15 09:1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0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际交往中心专场。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朝阳区、北辰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隗斌主持。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来现余:

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核心功能。作为服务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期间,北京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门户开放引领功能进一步强化,在保障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北京国际交往、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便利市民群众出行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支撑和重要引擎作用,实现了从交通枢纽到国际交往门户的跨越,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动能。

一是以北京两场为开放引领门户,高质量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北京市始终坚持首善标准,与国家民航局深化协作、凝聚合力,持续优化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运营水平,充分发挥“第一国门”“新国门”作用,圆满完成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冬奥会等10余场国家主场外交、重大国事活动和文体赛事的服务保障任务,首都城市对外交往示范引领功能显著提升。

二是以通达五洲的航线网络为载体,推动国际交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十四五”期间,北京两场在全球航线网络节点中的影响力日益攀升,国际“朋友圈”不断拓展,已构建形成通达五洲、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体系,通达6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个航点,航线覆盖广度全国第一、航班厚度全国第二,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及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024年,北京两场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17亿人次,时隔5年再次破亿,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二、全球第五。北京口岸全年入出境外籍人员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全年接待入境外籍游客321万人次,同比增长188%。货邮吞吐量达到176.95万吨,同比增长30.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1个百分点。

三是以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为抓手,助力北京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北京等航空枢纽城市加快发展空中丝绸之路,推动北京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北京市紧跟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步伐,编制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北京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目前,北京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航点达70个、航线94条,航点数量与航线密度均位居全国城市首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员往来与物资运输提供了高效通道,切实强化了北京在“空中丝绸之路”中的节点地位。支持在京相关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空枢纽等项目建设,先后承接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坦桑尼亚多多马姆萨拉托国际机场新建等标志性工程,带动中国基建标准与技术、航空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中国服务“集体出海”,累计为项目所在国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四是以民航“链接全球”的优势为依托,提升北京经贸国际化水平。民航作为全球化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和连接纽带,对“时空距离”的突破、对“要素流动”的高效支撑,以及对“全球网络”的深度融合是其独特优势。北京两场作为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和交流合作的中心枢纽,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等方面做出了示范表率,吸引了27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北京,外资研发中心超279家,外资企业增至3.5万家。依托北京两场,积极打造以航空服务、国际医药物流、智能装备等为主导产业的双临空经济区。“十四五”以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1%,2024年达到3515亿元。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对全国154家综保区2024年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大兴机场综保区综合排名较上一年度上升47位,排名增幅居全国首位,保税业务进出口值增幅排名全国第三。(来源:北京发布)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