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慈利县:红色基因赋能国防建设(组图)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慈利县迎来了全国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如火如荼,从机关单位到田间地头,从校园课堂到军营社区,全县上下凝聚起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磅礴力量,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国防教育“交响曲”。

主题活动与历史纪念深度融合
慈利县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将国防教育与历史纪念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县博物馆举办“文物里的抗战故事”主题展览,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生动地串联起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让观众在观赏中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烈士陵园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当天,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公祭活动,800余名各界代表齐聚一堂,敬献花篮、瞻仰纪念碑,将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国防教材,让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
县文联举办的“吟诵读溇澧·助力旅发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朗诵会,以《红星照耀中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经典作品,激发了群众的情感共鸣,凸显国防教育对文化认同的塑造作用,强化了历史记忆与国防教育的紧密关联。

教育体系与课程创新双轨推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慈利县始终将学校作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持续推进教育体系与课程创新双轨并进,打造贯穿小学至高中“全学段+立体化”国防育人模式。
9月24日,慈利县第一完全小学报告厅内,孩子们用铿锵有力的誓言“请党放心,强军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表达了他们对国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县教育局将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根据《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全县5780余名高一新生完成不少于7天的军训,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特色国防教育活动。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全县49所学校共开展60余次活动,受教育师生达73048人次,形成“课程+实践”的立体化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为国防建设培育了坚实后备力量。

社会宣传与全民参与多元覆盖
国防教育不仅要“进校园”,更要“入民心”。慈利县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展宣传渠道,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社会化宣传教育网络,让国防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线上,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制作发布《军营建功业 喜报送家门》系列短视频,记录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后家乡送喜报的感人场景,累计播放量突破16.6万次,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转发与点赞,营造出“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人立功,全村骄傲”的浓厚氛围。
线下,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开展特色宣教:县发改局组织“增强国防动员意识 共建和谐美好社区”专题宣讲,深入解读《国防动员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公民依法支持国防的责任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八一慰问”“立功喜报送上门”行动,打通荣誉传递“最后一公里”。

此外,慈利县注重将国防教育融入传统节日与重大节点,如清明节组织扫墓祭英烈、国庆节举办升旗仪式、中秋开展“家国同庆”主题活动,真正做到“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形成长效推进机制。
此次“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虽已落幕,但慈利县通过立体化、常态化的国防教育实践,正将“国家安全”种子播撒到社会各角落。从文物展陈到校园军训,从立功喜报到社区宣讲,多元场景的深度浸润让“国防关乎你我”的理念逐步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县域国防建设注入持久动力,也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树立了典范。
(来源:中国网 作者:沈燕 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