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文明列车疾驰,绿皮火车禁烟也不应“掉队”

2025-10-28 08:51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车厢连接处烟雾缭绕,旅客经过掩鼻而行;二手烟弥漫车厢,乘客被迫呼吸污浊的空气……这是近期记者在T41次列车上看到的场景。

前不久,一位女士在绿皮火车上因劝阻吸烟与他人发生冲突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这已不是绿皮火车吸烟问题第一次进入公共视野。从2017年的“无烟诉讼第一案”到2020年多起类似诉讼,绿皮火车的吸烟区问题已困扰公众多年。记者电话咨询铁路客服12306,客服对此回应称,将向上转达普速列车禁烟建议,但同时也表示普通列车车厢连接处允许吸烟。

在我国,高铁、飞机、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已全面禁烟,但是普速列车即“绿皮车”仍保留着吸烟区。

实际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消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也对公共场所吸烟有所限制。《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这一规定,铁路部门一般在普速列车的车厢连接处设置吸烟区,供吸烟乘客使用。不过,车厢连接处显然难以做到与车厢其他区域有效隔离,许多乘客只能被迫接受二手烟的污染。

绿皮火车“吸烟处”的存在,本质上是一场健康权与吸烟权的博弈。

专家认为,吸烟产生的二手烟具有弥漫性,会随空气流动飘散到车厢内部,吸烟会使车厢内的空气污染成倍增加。二手烟并非只有肉眼可见的烟雾,有时还会残留在头发、皮肤、衣服等的表面,成为被忽视的“三手烟”,对人体造成伤害,引发各种疾病。

铁路部门称,长途列车禁烟对吸烟旅客来说是痛苦过程,且列车连接处封闭性不强,可以将烟雾挥发。普速列车设置吸烟区的做法,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也有网友观点认为,绿皮车票价低廉,不应期待与飞机、高铁有同等环境。

然而,民众对二手烟愈发排斥的态度和享受健康环境的权利不应因交通方式、票价高低的不同而有差别,“人性化”也不应当成为设置吸烟区的借口。健康中国,绿皮火车的无烟环境不能缺席。

面对公众对二手烟越来越强烈的排斥态度,铁路部门的管理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方面,加强绿皮车全面禁烟的宣传与引导。铁路部门可在候车大厅、列车车厢等场景,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禁烟公益短片、张贴图文海报,用直观数据展示烟草对吸烟者本人、二手烟和三手烟对其他乘客及列车工作人员的危害;另一方面,考虑到长途旅客的需求,可以在站台设置固定吸烟区。同时,列车可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在列车上免费提供口香糖、贴片等,帮助烟民度过难熬的长途旅程。

列车服务不应在车厢连接处“断层”,社会文明不应在车厢连接处“断裂”。它的存在提醒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在于最快的列车能跑多快,也在于最慢的列车同样能够追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环境和洁净空气的需要,这或许才是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