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尼茨宫园林北部的中国花园
中国亭是在1804年由后巴洛克时期著名建筑师舒里希特(Christian Friedrich Schuricht)主持修建的。当时他提供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古希腊罗马风格,一个是中国风格。不知是家族的偏好,还是为了整体格调的统一,最后王室还是选择了中式的建筑小品。
相比于柏培尔曼等人,舒里希特在创作上有了更多参考依据。在此之前,英国建筑师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也即邱园宝塔的设计者,曾发表《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东方造园泛论》,在欧洲引起轰动。于是舒里希特就在中国亭的设计上,将钱伯斯所描述的飞檐、板瓦、斗拱、雀替、阑额、栏杆台阶等构件融汇其中,屋顶还有一只“龙”作为风向标,因此,观赏者能在这座“中国亭”上体会到更多东方的神韵。
中国亭外观:与中式建筑“若即若离”(来源:《皇宫园林中的中国风》插图,摄影:Frank Höhler)
当然,舒里希特并不是一个中国建筑的专家,也没有机会像钱伯斯一样在中国进行过实地的考察。况且钱氏的著作还存在一些谬误之处,并没能为完成一座中国建筑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这个中国亭不仅在外饰的华美程度上不及中国的皇家亭榭,其内核也还是一个欧式建筑。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墙壁所起的主要是填充和封闭的作用,而皮尔尼茨宫的中国亭是依靠墙体承重;再者,中国式建筑往往会突出正面,也即有入口的一面,而舒里希特却颇费心思地强调侧面;还有一些构件,舒里希特或许是出于误解,在使用中反其道而行之。尽管如此,皮尔尼茨的中国亭依然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好的封闭式东亚建筑仿品。
当然,如今的德国,确有几处复刻得很出色的中国园林,比如曼海姆的多景园、法兰的春华园、慕尼黑的芳华园、柏林的得月园等。不过这已经是现当代的作品了,其完成的难度又怎可与十八、十九世纪初的原创作品同日而语呢?
皮尔尼茨宫之所以能被视为欧洲“中国风”的集大成之作,当然不仅是因其建筑风格上的追求,在内饰方面,也有不少中国风的体现。
中国亭中八幅中国山水之一:北海太液池(来源:《皇宫园林中的中国风》插图,摄影:Frank Höhler)
在中国亭的内墙上,绘有八幅中国山水,其中一幅还是北海太液池琼华岛图景。作为一个中国人,观之便觉得分外亲切。这些画作是欧洲画师的仿品,其蓝本来自于早期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汉学家乔治·斯当东(小斯当东)的1798年-1801年出版《乾隆英使觐见记》中的铜版画。这位英国汉学家少年成名,还受到乾隆的接见,也是《大清律例》英译版的作者,其中的画作可以说有相当的可信度和史学价值。
皮尔尼茨宫中展出的漆器
在宫殿的主体建筑,山水新三宫,参观者可以见到中国的屏风、绘画、瓷器、漆器以及仿品,还有不少来自日本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