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大师带游宜兴: 文化地儿要嗨的有文化

发布时间:2020-06-17 14:08: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常跑跑  |  责任编辑:尚槿
大字体
小字体


紫砂博物馆

听了这么多关于紫砂的泥料、烧制工艺等的故事,那些存放在 宜兴 紫砂博物馆之中的紫砂前辈们的大师级壶艺精品,越发令人神往。许士群说,来到 宜兴 没有去紫砂博物馆看看顾景舟老先生做的壶,那算是白来了一趟。

宜兴 的紫砂博物馆不算大,但它可是 宜兴 历史上第一座“国字号”博物馆。博物馆门外,就可以看见硕大的陶罐作为装饰,如同一些建筑门庭之外会摆设 石狮 子那般,一看就觉得这地方器宇不凡。



目前,馆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已成为我国影响和规模较大的集展示、研究、传播、保护和陶艺交流于一体的专业陶瓷博物馆,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馆内丰富的藏品,充分展示了 宜兴 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今的七千多年漫长岁月中,陶瓷是 宜兴 引以为自豪的生命赞歌。



无数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充分展示了陶都 宜兴 的风采。馆内珍藏了众多珍贵的紫砂壶,种类丰富、造型各异,很多出自名家之手,如顾景舟、裴石民等大家的作品。除了对紫砂壶的展览,博物馆还别有心裁的,将紫砂泥到紫砂壶制作再到名家作品,做了一次流程化立体的展示,让参观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紫砂壶。



史籍中可见的第一批有名有姓的砂艺人士为“金沙寺僧”与“供春”,《阳羡名壶系》、《 宜兴 县旧志》、《阳羡名陶录》里,记载了制壶大师金沙寺僧及供春以手工捏制以及斫木为模型的制壶方法。在博物馆里,还能看见供春的小型紫砂塑。砂艺史上最被推崇的典范是时大彬,他首创以泥条镶接拍打法凭空成型的制壶方法,后来成为 宜兴 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技术体系。



中国 陶瓷博物馆主楼的南北两侧,分别是“顾景舟艺术馆”和“韩美林紫砂艺术馆”。

走入顾景舟艺术馆,发现这里陈列的不仅是顾老的生平机简介,还有收录的他的一些经典紫砂作品及出版的相关紫砂读本、研究类书籍。



其中在《紫砂陶史概论》中顾景舟提到,现代考古发现 宜兴 丁蜀镇周围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以及各代陶器遗存,羊角山的发掘,更证实了从北宋初期一直到明初,当地已经有用紫砂制陶的工艺。



紫砂文化在 宜兴 延绵甚久,并经过历朝历代的打磨、衍生及创新,使得紫砂壶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这其中离不开历代紫砂大师对这些泥料的技术性加工。关于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史上的地位,记得 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评审委员黄健亮这样评价过:“从 宜兴 紫砂发展到现在,大概有500年,这500年间出了四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大家可以把紫砂的历史发展想象成一个历史的长廊,起初是黑暗的,然后慢慢地点了四盏重要的灯,每盏灯相隔150年。第一盏灯当然是明代嘉靖时的时大彬。再经过150年之后,第二盏灯,是康熙时候的陈鸣远,第三盏灯是清代嘉庆时候的陈洪绶。而第四盏灯就是顾景舟。这四位都很重要。只要少掉一盏,紫砂的发展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这样一位在紫砂历史中奠定了重要基础的一代大师,其故居仍在 宜兴 的蜀山古南街里被保护着,对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开放参观。




<  1  2  3  4  5  6  7  8  >  


网站无障碍